2013年6月25日

慈心禪的修習方式

慈心禪的修習方式
1首先對自己散發慈心
 1-1
 心中輕鬆默念:
 願自己慈悲、沒有怨敵、遠離身心的痛
 苦、願自己保持幸福快樂。
*祝願詞不要太冗長,不超過四句,選
  擇最喜歡、有感覺的字句。
 1-2
 當對自己修慈心時,會發現自己心理慢
 慢生起喜悅、高興的心,就表示已生起
 慈心。當行者對自己修慈心感覺滿意,
 再修習下一階段。
*注意事項:
 如果發現無法對自己散發慈心,或對自
 己修慈心,無法生起喜悅的心(一般
 而言,多數人對自己可以成功散發
 慈心。然而有些人卻無法對自己散
 發慈心)。此時可先對一切眾生修習慈
 心,等自己心中生起強烈的慈心時,
 再轉修對自己散發慈心。如果對自己修
 習慈心經過一段時間,依然無法生起慈
 心時,可再對眾生散發慈心,待生起
 強烈的慈愛時,再對自己修習慈心。敞
 若依舊無法對自己散發慈心,再依上述
 方式來修習。當可以成功的對自己散發
 慈心時,再修習下一階段。
2對敬愛的人修習慈心
 2-1敬愛者的選擇條件
    活著、同性(若選擇異性,須選
    擇不會貪著的對象)、現在沒有任
    何身心痛苦的對象。
 2-2祝願詞如上。
 2-3當對敬愛者生起強烈的慈心,並
     感到滿意時,再選擇下一位敬愛者
     ,至少修習五位。亦即是當對敬愛
     者成功的生起慈心,再陸續修習下
     一位,至少五位。
*注意事項:
  如果無法對敬愛者生起慈心,可選擇
  另一位敬愛者,找到一位可以散發慈
  心的敬愛者,當對此敬愛者可生起強
  烈的慈心,並感到滿意時(當可成功的
  對敬愛者生起慈心時,最好再繼續修習
  十天至二星期),再修習下一位敬愛者。
  如果對第二位敬愛修習慈心,經過十
  分鐘,依然無法對第二位敬愛者生起
  慈心,此時有二種修習方式:
 1先回到第一位敬愛者,並對他修習慈
  心,當生起強烈的慈心時,再對第二
  位修慈心。當成功的對他生起強烈的
  慈心時,再修習下一位。
 2選擇另一位敬愛者修慈心。
3對親友-至少五位
  修習方式如上。
4對中庸者-至少五位

5對怨敵
6對一切眾生

2013年6月24日

慈悲與煩惱的分別

慈悲與煩惱的分別
    慈悲是願眾生得到幸福、快樂、沒
有怨敵,它是一種祝福、喜悅的心,依《阿毘達摩》的分類是屬於美心所。一般人關心、慈愛一切眾生,卻會擔心、憂慮、害怕眾生會受苦,或者覺得自己對眾生不夠慈悲、或雖有悲心卻未做好而後悔、懊惱。站在世間的角度,似乎這是正常心理,甚至有些人覺得有這種心態是一種同理心,也會感動人。
    站在佛法《阿毘達摩》的觀點:擔心,焦慮不安、害怕、懊惱是嗔心所,屬於煩惱,這是不善的,應該要斷除的。

這是佛法與世間法的不同之處。

2013年6月23日

內觀的重點

內觀的重點 
不管好的、不好的所緣
如身體的感受:
  一好的:舒服、輕安,清涼等。
  二不好的:酸、麻、癢、疼痛等。
  眼看到、鼻聞到、舌嘗到、耳聽到等
  心裡的感受:
  一好的:喜悅、平靜的心等。
  二不好的:
    貪著、嗔、厭煩、無聊、混亂的心、
    疲憊、勞累、打瞌睡等
1心標記
2心觀察
3目標
三者同時
心態
1不改變所緣、不期待所緣快速消失-此
  為貪心所。
2不逃避、不害怕、不抵抗所緣-此為嗔
  心所。
3不跟隨-此為癡心所、失正念。
4內觀行者只要告訴自己:
  保持耐心,輕鬆的仔細欣賞所緣(因
  為欣賞的心是喜心所-美心所,用欣
  賞的心,心比較易輕鬆,不會因為
  想要觀察清楚而不自主的越觀越緊繃)
  ,每種所緣-好、不好的,都是幫助
  自己早日證得道果二智。行者只要一
  想到每種所緣都是幫自己早證得二智
  ,行者自然會喜愛、尊重一切所緣,
  心會自然投向所緣,耐心、平靜的觀

  察目標。

2013年6月21日

轉摘 快樂陷阱與真實自我

轉摘 快樂陷阱與真實自我
三種認知陷阱

首先,我們得承認「快樂」並不簡單。事實上,「快樂」並不常態,即便正向思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帶給人無限的衝勁,但卻也容易讓人忽略自己脆弱的那面。
Daniel Kahneman:認知陷阱將會影響到一般人對自身的快樂觀感有所偏差。「快樂」這個詞並不實用,因為這個詞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複雜的。
第二種認知陷阱是經驗和記憶間的混淆:舉例來說,當你對生活感到「快樂」,跟你對生活保持「樂觀」這是不同的觀點,即便兩者都有其正向意義,但是對生活保持樂觀並不代表他的生活一直都很快樂,對於這種錯覺我們必須得有所警覺。
第三種認知陷阱是聚焦錯覺:當我們想到一些關於快樂生活的情景時, 我們勢必會覺得它特別重要,這是一個真正的認知陷阱對於這種快樂的錯覺、幻象,它避無可避
http://tedxtaipei.com/2013/05/the-riddle-of-experience-vs-memory/

2013年6月17日

關懷老人系列活動~老人失智症與你我的問題

歡迎參加七月份關懷老人系列活動--


關懷老人系列活動(三)~老人失智症與你我的問題

日期: 2013年7月27日
時間:   9:00-12:00 、13:30-14:30


請先報名!報名請按我



主講者:陳俊佑 主任

簡介
現任: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主任
         台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主任

曾任: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
         內政部北區老人諮詢中心主任
         長庚技術學院老人照顧管理系兼任講師
         台北縣立愛德養護中心社服牧靈組長
         羅東博愛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員

學歷:東吳大學社工系碩士班
         高雄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



本寺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忠孝街 108 號    交通資訊─請按此連結
                (捷運南勢角站4號出口->仁愛街->忠孝街,走路約 8~12分鐘。 寺內停車方便〉

部  落  格:http://fangsheng108.blogspot.tw/
連絡電話:02-2942-1997                      

2013年6月8日

轉摘 簡介:正念減壓療法

簡介:正念減壓療法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更新日期: 2011-12-22 
原稿來自─CFH健康知識網  請按此連結

正念減壓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是一種以正念修行 (Mindfulness Meditation) 為基礎,並結合瑜伽所發展而成的減壓放鬆治療法,由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的卡巴金博士 (Dr. Jon Kabat-Zinn) 於 1979 年所創導。正念修行,就是對你自身現有的一切內在經驗,採取非評價的、非判斷是非的方式,完全地覺知當下的一切,藉以減輕身心壓力與情緒反應,並獲得心理深層的平靜。正念減壓治療計畫通常為期八週,內容包括正念修行與瑜伽療法,參與者一週聚集一次,進行課程學習。

正念減壓的目的為:藉由不批判、不評論地觀察 “自己的那些會增加你的壓力,及破壞健康的思想、感覺、與行為” ,來達到減少這些思想、感覺、與行為的發生,及減少其發生時的負面影響;並配合坐禪、身體掃描、瑜伽伸展等放鬆技巧的練習,來達到減少身心壓力的效果。

正念減壓療法的發展

卡巴金博士於 1979 年開始,為了協助慢性疼痛的病人,在麻州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開設正念減壓課程,協助患者學習如何與疼痛、疾病、及壓力共處。1995 年創立 ”正念醫療健保社會中心” (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正念中心),負責推廣 MBSR 到各個應用領域,也建立 MBSR 的教師培訓中心。至今,世界上已有超過 300 個機構,將正念療法應用於醫護、諮商、教育、企業、監獄、運動等領域。歷經 30 餘年的推廣,已有超過 18000 人完成了八週的正念減壓治療計劃,並且學習如何使用他們自身的內在資源及能力,更有效地面對壓力、疼痛、與疾病。正念中心目前集中其資源於正念修行的密集訓練工作,以及教導如何將其精神併入日常生活的探索與挑戰中。 

正念減壓療法的應用性

正念減壓能處理的身心問題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廣泛性焦慮症 (GAD)、憂鬱症 (depression)、慢性疼痛 (chronic pain) 的疏解、各種壓力 (stress)、疲勞 (fatigue)、憤怒 (anger)、頭痛 (headaches)、高血壓 (hypertension)、睡眠問題 (sleep problems) 等。

使用正念減壓療法在科學上的證據

在科學研究報告上,可看到許多有關正念減壓療法對於健康產生的效益:
  1. 疼痛緩解:一篇 2010 年的報告指出,罹患關節炎的患者,在經過密集的八週正念減壓療程後,能顯著改善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但對於有慢性頭痛/偏頭痛的參與者其改善較小。
  2. 壓力管理:一篇 2009 年的報告指出,當科學家們彙集十個相關研究的資料,整理分析後發現,正念減壓療法可以減輕健康人的壓力程度。正念減壓也可減少焦慮、以及增加同理心。
  3. 改善睡眠:一篇 2007 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說,正念減壓療法可以幫助減少某些失眠因子 (諸如擔憂)、因此改善睡眠問題。然而,也有一篇報告說,在分析七個關於正念減壓療法與睡眠障礙的研究後發現,正念減壓療法對於顯著改善睡眠品質以及睡眠週期上,證據不足。
  4. 近年來由於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越發成熟,發現正念修行者在進行修持時,其大腦中與記憶、自我、同情、和壓力相關區域,能出現可測量的變化。實驗也證明,正念修行可增加情緒上的正向效力,幫助從負面經驗中快速恢復。

正念減壓療法的內容 

正念減壓療程,是連續 8-10 週的團體訓練課程。參與者每週到醫院或正念中心參與一次為時 2.5 至 3 小時的課程,實際練習正念修行的方法,包括進行溫和的伸展以及正念瑜伽。每次上課教師都會帶領當週主要練習,指派本週作業,並請學員回家每天練習以及盡可能的詳細紀錄,以整理自己的經驗,並於下次課程時,於團體中分享與探討如何以正念面對、處理生活的壓力、各種生命情境及面對疾病。

療程將正念 (mindfulness) 視為「全心全意專注於當下所顯露的一切身心經驗」,教導參與者應以正確的態度,來持續練習正念修行:
  1. 接受現狀,放下好、惡,不對自己的情緒、想法、病痛等身心現象作價值判斷
  2. 只是分分秒秒地覺察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只是純粹地覺察它們。
  3. 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4. 常保「初學者之心」,願意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現象;
  5. 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6. 不努力強求想要的治療目的,只是無為地 (non-doing) 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身、心現象;

正念減壓療法使用三種主要的正念修行技巧: 
  1. 坐禪 (Sitting Meditation):正念療法的基本功是自覺的呼吸。或觀察隨著呼吸而產生的腹部起伏,或意守鼻端,觀察鼻端與氣體接觸時的感受;當任何念頭、情緒出現時,修行者只是覺察它,然後將注意引回呼吸上。例如,當使用療程的目的為舒緩疼痛時,可在疼痛出現時,僅覺察身體的疼痛而不與情緒、念頭共舞。
  2. 身體掃描 (Body Scan):參與者平躺或採太空人臥姿側臥,引導注意力依序觀察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從腳趾開始,最後到頭頂。面對各種念頭的策略,與坐禪時相同。若使用此法來舒緩疼痛時,也可使用冥想的技巧 (冥想疼痛隨著呼吸離開身體)。
  3. 正念瑜伽 (Mindful Yoga):MBSR 將 ”正念修行” 結合 “哈達瑜伽”,教導參與者在練習哈達瑜伽的同時,觀照當下的身心狀態。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正念修行技巧外,常用的方法尚包括行禪 (walking meditation)、生活禪 (Mindfulness in daily life),就是將正念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住、坐、臥、吃飯、穿衣、工作、談話等各種活動中,時時培養正念。

至今,正念減壓療程已成為美國醫療體系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減壓療程。其應用及於各個層面,幫助解決人生中的各種身、心問題。

正如卡巴金博士所說,在你完成整個正念減壓訓練的過程中,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相信自己有能力,能進行基本的學習、成長、及自癒等;因為,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轉摘 簡介: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復發

簡介: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復發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更新日期: 2011-12-29
原稿來自─CFH健康知識網  請按此連結

正念認知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將認知療法與正念修行結合,不試圖將憂鬱症扭曲的意識和認知加以糾正,僅僅讓患者知道自己是如何將自己推進憂鬱困境的,並讓患者對想法與感受採取 “既不批判也不應對” 的態度,來自行切斷憂鬱迴圈,達到協助憂鬱症患者減少復發。

此法起源於英國的 John Teasdale、Mark Williams 與加拿大的 Zindel Segal 教授,這三位以治療憂鬱症著名的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治療師,為了研究如何預防憂鬱症復發,發現藉由卡巴金博士所創之正念減壓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來訓練人們以比較寬廣的視野、不批判的接納態度面對自己與世界,並透過正念修法看清 ”想法就只是個想法並非事實”,能夠協助人們從自己不斷反芻的、視野窄化的雜念中解放出來。於是他們開始跟著卡巴金博士學習 MBSR,在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培育出正念認知療法,並以團體治療的方式將此法教導憂鬱症患者培育自己抗病的能力以減少復發,同時對此進行實證研究,並從中發現顯著的功效。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和一般的悲傷不同。悲傷只是暫時的反應,憂鬱症往往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數年之久,而且常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當有輕度憂鬱症時,可能會發現自己以負面消極的態度對待自己或他人,可能會感到憤慨不滿、較長時間處於急躁與憤怒的狀態,有對不起自己的感覺、並且覺得自己需要受到別人的認同,也可能會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覺得身體有諸多不適。

然而,隨著憂鬱症的惡化,極端的悲傷、絕望會與自卑感結合,內咎、記憶不佳、難以集中注意力等都會對心智帶來極度的痛苦。並且會伴隨著許多不良的生理症狀,加上生活節奏失衡,例如:不能入睡、或睡太多;毫無食慾、或吃太多。別人可能會注意到患者變得過度激動或遲緩,因為患者的能量都被用在感受 ”低潮”,甚至會認為生命沒有意義、不值得活。 

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電痙攣療法。輕度和中度的憂鬱症可能靠生活習性 (例如:飲食、運動、綠地、志工、社交) 改善、或心理治療就足夠;重度憂鬱症藥物治療比較有效;最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電痙攣療法。而藥物治療是最常被使用的方式,但過去的經驗顯示,一但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很大的比例會再復發。而且隨著每一次的復發,大腦中和憂鬱相關的情緒、思維、身體以及行為間的連結,變得更加緊密,使得憂鬱症更容易被誘發,且復發機率越來越高。

憂鬱反覆發作的根源?
  • 人們主要的情緒類型包括:高興、悲傷、恐懼、厭惡、和憤怒。所以,悲傷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之ㄧ,它是我們的一部份,並沒有厭惡它、或想擺脫它的必要。
  • 憂鬱症持久並反覆發作的原因,並不在於感覺到悲傷的瞬間。最初的情緒反應,通常只維持幾秒;只有當引起情緒反應的原因一直存在,最初的情緒反應才能持續。
  • 當憂鬱症患者對自己的負面想法和情緒感到厭惡時,大腦中負責 ”戰或逃”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反應的機制就會啟動,身體隨之緊張,並將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擺脫悲傷或它所引起的厭惡情緒,而將自己封閉起來。於是,患者的生活經驗也變得越來越窄,逐漸失去和世界、週遭、及親人的聯繫。也對自己產生不滿及批判。
  • 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在陷入低潮時的反應與一般人不同。即便憂鬱情境已過去、情緒已回復正常,輕微的情緒低潮仍可立即引發大量的負面思想 (諸如:我不夠好、我是個失敗者、我毫無價值等想法),及引發身體的遲緩和疲勞感等連鎖反應。
  • 憂鬱症患者常使用 ”反芻思考模式” (諸如: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何時才能結束等) 來處理這些感覺和想法。在不斷循環思考的狀態下,會使情緒症狀延長、並加深腦中情緒與事件的連結,容易再度引發重鬱症。較嚴重患者的上述反應幾乎變成自動化習慣,致使復發機率甚高。
  • 只要患者能避開從最初的低潮到引發病態的自動連結,不讓制約反應 (conditioning)  發生,便可避免重鬱症復發。教導患者在感覺煩躁不安時,便告訴自己:”我不等於我的想法”、”想法不等於事實”,學會將憂鬱的思維看作 ”只是心理的現象”。

正念認知療法為何能減少憂鬱症復發

正念認知療法的治療程序是:一方面參考卡巴金教授的正念減壓力療程,包括簡單的呼吸專注及瑜伽伸展,也練習覺知專注於每一刻身心的變化,協助患者更能覺知當下;另一方面採用認知治療技巧,包含對重鬱症的基礎衛教,例如幫助患者了解何謂憂鬱症、是那些事物引發低落情緒、為何會停留在低潮中、憂鬱感侵襲時應如何看待等。

1.    當我們受到憂鬱侵擾時,我們會喪失與周遭的連結,只能看到一個窄化的視野。我們卻無法在低落情緒開始盤旋時,就警覺到憂鬱即將來襲。
  • 而正念練習可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腦的運作模式,並且學習如何指認出我們的情緒開始走下坡。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更早 ”防患於未然”。
2.    當我們有太多事要做時、或者我們在某個計畫上斤斤計較時,我們都沒辦法注意到環繞在身邊的小樂趣。因而在我們自己和生活小事的愉悅感之間,產生屏障。這種屏障在憂鬱症患者身上變得更為極端,使患者更 ”愉悅感缺乏”。
  • 而正念可以教導我們與生活連結,讓生活小事帶來愉悅感、幸福感。
3.    低落的情緒會將記憶和思想帶到過去,並且讓我們對未來擔憂。
  • 而正念可幫助我們從負面思想中跳離,並且教導我們集中注意力於當下此刻,而非活在過去或未來。
4.    我們習慣將情緒低落視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開始使用批判性思維,並且加倍的努力去處理它。最後造成過度思考、反省、沉思,並陷在於事無補的苦惱中。
  • 而正念可幫助我們進入一個替換模式。包括:超越這些既有思考,進入另一個更大的視野;從批判性思考中轉移出來,以不批判的態度來經驗這個世界。
5.    當我們曾有憂鬱經驗時,我們會很害怕再度陷入憂鬱中。在一開始有跡象時,我們習慣去壓抑這些症狀、或假裝它們不存在、或試圖推開任何不想要的想法或回憶。但這些壓抑通常無效,這些我們所排斥的反而會越挫越勇,而讓你更加沮喪。
  • 而正念使用不同的方法。它幫助你培養體驗所有情緒的意願,甚至是開放接受悲痛的情緒,它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情緒和念頭,允許他們來來去去而不與之戰鬥,用溫暖、仁慈的方式去看待自己所經歷的憂鬱痛苦。

正念認知療法的課程

正念,意味著要學習集中注意力於當下每一刻,並且不帶批判。MBCT 課程的實際操作上,採取連續 8 週,每週 2 小時的團體正念修行訓練,再加上在第五週及第七週間選取一個整天的課程。主要的練習功課是在家中進行,需要徹底執行並詳細記錄,並將所遇到的狀況於課程中進行團體討論。這八週的療程,可幫助你:
  • 熟悉你的心智運作
  • 讓你能覺知到你再度陷入心智的舊習慣中,並能跳脫低落的情緒,重新活化自己
  • 去探索如何將自己從那些舊習慣中釋放出來,並試著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去做
  • 用不同的方法認識你自己和這個世界
  • 開啟你覺知的能力,並注意你所處環境中的小美麗和小樂趣,而不是活在腦中
  • 善待自己而非期待不同的事物或驅策自己達到一個不可能的目標
  • 接受本來如是的你,而不是將所有的時間花費在批判自己上

2013年6月3日

2013年4月號《遠見雜誌》 第322期 洪蘭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

作者:洪蘭
出處:2013年4月號《遠見雜誌》 第322期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2373.html

轉摘 15個方法讓大腦變年輕 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

15個方法讓大腦變年輕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1:細嚼慢嚥
2:曬太陽
3:列清單
4:吃早餐
⋯⋯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6:做家事
7:多喝水
8:跟人笑笑打招呼
9:每週走一條新路
10:健走
11:深呼吸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14:吃香喝辣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節錄自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4964&page=1

2013年6月2日

轉摘 幸福與心情


幸福不在於你擁有了甚麼,而是你感受了甚麼。在平淡中尋找快樂,在呼吸間感受幸福。

 

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心情好甚麼都好;心情不好甚麼都亂了。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

轉摘 康健雜誌 飲食「7少8多」-健康IN、毒素OUT

飲食「7少8多」-健康IN、毒素OUT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1936

轉摘 【10年後你會後悔的10件事】別讓你的人生充滿後悔,看看這10件會後悔的事和如何避免它們。


【10年後你會後悔的10件事】別讓你的人生充滿後悔,看看這10件會後悔的事和如何避免它們。
  
1、為了取悅他人戴著面具生活。
如果你總是戴著面具面對世界,總有一天面具下會是一個空殼。因為當你花了太多時間專注於他人對你的看法,或者其他人希望你成為怎樣的人,你最終會忘記你到底是誰。所以不要害怕他人的評判,你的心裡很清楚你是誰,哪些才是你真實的一面。你沒有必要為了取悅他人而追求完美。用你克服不完美的方式來打動別人。
  
2、讓別人來打造你的夢想。
人生最大的挑戰在於發現你是誰;而第二大的挑戰就是樂於接受你所發現的東西。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你做出的決定能忠實於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你周圍是否有些人不同意你的決定呢?很好。這意味著你正堅定立場,走自己的路。有時你所做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很瘋狂,但當你興奮地投入其中甚至忘記了時間,那時你就會知道,你正在做一件對的事。
  
3、和負面情緒的人為伴。
別讓那些態度消極的人左右你,別讓他們接近你。如果你不給他們機會,他們就無法對你帶來影響。你要記住,和這些負面情緒的人為伴並不是一種義務,只是在於你的選擇。這樣你就會親近那些有同情心的人,遠離那些憤怒的人;親近那些寬容的人,遠離那些貪婪的人;親近那些有耐心的人,遠離那些焦躁的人。
  
4、自私任性。
充滿善行和美好品質的一生是一個人最好的墓碑。那些你所激勵過而且與他們分享了你的愛的人,即使你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也會記得你所給予他們的。把你的名字刻在他們心中,而不是石頭上。你為自己做的事情會隨著你的離世一起消亡;而你為他人和這個世界做的事情會長存。
  
5、
拒絕改變和成長。
如果你想瞭解自己的過去,就看看你目前的狀況。如果你想瞭解你的未來,就看看你目前的行動。你應該放下過去,為新的生活努力;過去已經過去,永遠不可能再回來。如果你現在能正確意識到這一點,並且為之而努力,你一定會獲得長久的成功。
  
6、遇到困難輕言放棄。
並沒有失敗,只有失敗的結果。即使事情並不如你所願,也不要灰心或者放棄。總結教訓,繼續前進。那些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前進的人也會贏得最終的勝利。因為早在最終的勝利到來之前,他們的態度就已經贏下了這場戰役。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小的進步、決定和行動都會逐漸累積,最終為他們帶來勝利的光榮時刻。
  
7、過於緊張每一件小事。
生活需要觸碰,而不是緊握。有時候你需要放鬆,讓生活順其自然,不要過分擔心,也不要過於細緻的規劃。學會放鬆一點,不要握得太緊。深呼吸。塵埃落定時你會再次看見森林中的樹木,再賣出前進的下一步。你沒有必要明確知道你會去往哪個好地方。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完美的順序,不論你現在是否理解。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把每一站聯繫起來。
  
8、太容易滿足。
你需要足夠堅強才能放下過去。你需要足夠智慧才能爭取到你所應得的東西。有時你不得不退一兩步,才能達到比以往更高的高度。有時你的雙眼只有經過淚水的洗禮,才能更清楚地看見前方的各種可能。不要滿足於現狀。
  
9、無止境的拖延。
問題在於,你的時間永遠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有一天當你醒來時會發現,你再沒有時間去做那些你一直想做的事情了。那時你要麼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要麼為你沒有實現的目標找一大堆理由。
  
10、懶惰無力。
這個世界並不欠你什麼,而你卻欠這個世界的。所以別在做白日夢,開始行動吧。挺起背來,別趴下。對你的人生負責,掌控一切。你是如此重要如此被需要。如果坐在那裡等著某一天某個人來為你做點什麼,那就太晚了。某一天就是現在;這個世界需要的某個人就是你自己。

給朋友正面能量請【分享】
看更多人生該懂的事請讚好【人生必須懂的事

文章來自網絡

2013年6月1日

關懷老人系列活動~認識與關懷老人憂鬱症/成為老人自殺防治守門員

歡迎參加本月份關懷老人系列活動--

認識與關懷老人憂鬱症/成為老人自殺防治守門員


1. 認識與關懷老人憂鬱症

       時間:6月15日 上午 9:00~12:00

2. 成為老人自殺防治守門員
      時間:6月15日 下午 1:30~4:30


講師: 李惠珠
◎ 香港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
◎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總幹事

本寺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忠孝街 108 號    交通資訊─請按此連結
                (捷運南勢角站4號出口,走路約 8~12分鐘。 寺內停車方便〉

連絡電話:02-2942-1997                        


轉摘 法語

光天化日中 自家進盜賊 久住成眷屬 不知誰是誰
口說無人我 心中有鬱結 實是無智慧 妄作無分別
於他不能忍 境來起黑風 浮誇法平等 高談畢竟空
談玄與說妙 不能免輪迴 頑空口頭禪 驢年亦不覺